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通,国内时速最快的地铁,从广州中心城区出发,一路南下,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直达,与大湾区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幅压缩。这是南沙战略地位提升的一个标志。
9月27日,南沙区第四次党代会开幕。会议指出,近年来南沙构建起“三区一中心”发展格局,多重战略叠加优势凸显,国家级重大平台政策相继落地,形成举全市之力推进自贸试验片区建设“一把手工程”良好局面。未来五年,南沙从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政治高度,从服务国家发展全局使命维度,扛起国家、省、市赋予南沙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连接港澳、创新驱动、深化开放,南沙正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夯实大湾区流量枢纽地位,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个充满担当、韧性与格局的南沙,蓄势待发。
深度融合
彰显南沙担当
9月26日,一场总投资超万亿的签约活动在广州南沙举行。当天的广州市2021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活动上,677个项目总投资超1.4万亿元。其中南沙区第三季度共85个项目集中开工、竣工、签约,总投资超3440亿元,在本次活动中,南沙与港澳合作项目投资占比近四成。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不断拓展与港澳台合作广度深度,努力打造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成为了南沙当前的重要任务。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一期55栋建筑全面封顶,粤港深度合作园庆盛起步区基础设施、港人子弟学校、创享湾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开工落地,将更有效发挥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作用,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沙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发挥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优势,着力深化与港澳合作,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大湾区建设走深走实,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沙是广东省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与港澳语言相通、文化同源、人缘相亲。上世纪80年代末,霍英东先生就提出开发南沙倡议,率先开启港澳与南沙合作序幕。累计落户港澳企业超2800家、投资总额1120亿美元。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与香港科技园公司(下称“科技园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携手在香港以至大湾区引领创科增长新机遇,并培育新一代的创科人才发展。
在该合作协议下,双方计划在广州南沙建立香港科学园广州南沙孵化基地,该基地将直接联系港科大与科技园公司横跨大湾区的生态圈,进一步壮大香港与大湾区的科研及创科人才库。具潜力的香港初创、企业家及年轻人才可落户南沙,并实时联系当地的创科生态圈,内地的企业及人才亦可通过同样途径与香港建立联系。
既要全面合作,也要深度融合。在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上,南沙就提出以经济运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在口岸通关、金融合作、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制度对接需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上述场景正是基于湾区所需、南沙所能。
南沙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对于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有利于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彰显南沙担当。
创新发展
强化南沙韧性
近5年,南沙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今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关。未来5年南沙计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0%左右,总量力争达到3000亿元,成为大湾区区域发展新引擎。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成为未来南沙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支撑。
作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交会节点,南沙只有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才能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5月,以“新材料时代:为可持续发展社会而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亚洲科学理事会大会在南沙举行,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南沙,助力南沙广泛凝聚全球创新人才,打造亚洲创新合作平台。由此,一城(南沙科学城)、一岛(国际金融岛)、一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一“特区”(国际化人才特区)汇聚,南沙正在打造大湾区创新又一新的发力点。
报告提出,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构建全周期全链条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加快集聚人才和高端创新资源,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产业上如何谋篇布局,南沙提出做强创新型产业链集群,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突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政策链融合互促,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继今年3月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正式动工之后,9月26日,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在南沙区正式运营,主要负责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具体运作,开展系列化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快速形成中科宇航运载火箭的量产能力。
随着中科宇航项目落地,一个从卫星和火箭制造到发射服务、测控运营、卫星应用的产业闭环正在广州形成,并将带动运载火箭研制、宇航动力、卫星研制等高端装备制造资源,测控运维、发射服务、关键部件等上下游相关的宇航企业落地,助推广州、南沙建设中国“南方航天城”。
创新链与产业链逐渐融合,南沙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路上。
门户枢纽
放大南沙格局
商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现金流、信息流……从“流”到“留”,从有形流动到无形链接,庞大流量和资源要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脉,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有力保证。
会议提出,提升门户枢纽资源配置功能,打造大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枢纽+”策略,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夯实大湾区流量枢纽地位,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做实湾区交通中心、做强国际航运枢纽、做优新型国际贸易枢纽、强化金融服务枢纽功能、搭建国际交往新平台五个方面夯实大湾区流量枢纽地位。
沿着18号线一路疾驰,“轨道上的大湾区”迈出关键一步。未来,18号线北延段将至花都区天贵站,并设联络线接通广清城际铁路;南延段将抵中山、珠海等市。甚至可以猜想,18号线完全有可能继续往南走,连通澳门。南北贯穿珠海、中山、广州、清远4座城市,并很可能成为世界长度第一的地铁。
当然,地铁18号线并不孤单,广州正在规划的地铁22号线同样是一条南北走向线路,经南沙未来延伸至莞深。
年初,广州市政府、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实施《南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020—2035年)》,从省的层面明确将南沙打造成为承载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功能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交通中心及支撑国际化滨海新城的绿色智慧交通示范区,推动南沙由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区域交通中心、功能中心转变。
十八号线首通段(冼村至万顷沙)9月28日开通运营,这条时速达160公里的快速轨道交通将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的时空目标;以南沙港区为核心的广州港,货物吞吐量2020年排名世界第4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世界第5名,未来将打造世界一流港;广州南沙与广州期货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打造广州南沙经济金融产业发展新的引擎。
建设联动湾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南沙进击。
■南沙未来五年七大重点任务
6.建设引领未来现代化滨海新城,打造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5.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标杆。
4.提升门户枢纽资源配置功能,打造大湾区综合服务中心。
7.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打造大湾区共同富裕先行地。
3.布局做强创新型产业链集群,打造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2.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1.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今后五年,是南沙开发开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五年。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要把握关键重点,集中资源力量,持续精准用力,推动南沙开发开放全面上水平。
■南沙5年成绩单
◎累计形成719项制度创新成果,43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19项、218项分别在省、市复制推广
◎推出160项“湾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建成创享湾等8个港澳青创基地
◎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超100万标箱,国际航线大幅增至131条
◎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占全市1/4,融资租赁企业占全国1/5
◎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结算量超4800亿元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汇聚17个院士团队
◎集聚全市1/5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高端领军和骨干人才增长7.9倍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8倍
◎专利授权量增长4倍
◎引进21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
◎入驻培育5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创新企业
◎20个旧村旧厂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推进
◎盘活存量用地358公顷
◎新建生态景观廊道240公里、碧道28公里
◎每年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
◎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超3.7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超1.6万个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超10%
◎农业年产值突破百亿元
■声音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局长廖晓生:
南沙金融业基本从零起步、迅猛发展并跻身为南沙五大重点产业之一。从总量上看,金融业增加值由不足1亿元增加至155.67亿元,GDP占比从0.01%上升至8.43%。从金融生态上看,区内金融业态日趋丰富,形成八大特色金融板块,2020年全区金融企业累计达6585家,是2015年的9倍,其中法人持牌金融机构13家,占全市1/5。从重大项目平台上看,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全国首个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以及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等一批重点平台项目相继落地。
进入“十四五”时期,南沙将充分利用港澳国际化综合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节点、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关键支撑力量、金融开放创新枢纽,助力广州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
近日广州南沙首个金融集聚区正式揭牌,南沙将在集聚区重点推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打造金融科技生态圈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大湾区重要金融服务平台等工作,争取更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等工作。目前,南沙区正在加快推动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创新型金融机构,并积极申报全国首批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
南沙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发改局副局长王剑:
南沙紧紧把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以及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发展机遇,着力塑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优势,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的主要承载区,推动南沙开发开放迈上新台阶,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我们将把握好深度与全面的辩证关系,通过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科创产业“智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推动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我们将着力发挥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作用,拓展与港澳交流合作的广度深度;加快推动深江铁路、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深中通道等重点交通项目,构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拓展港澳发展新空间;推进湾区重点发展平台战略联动,高标准规划建设万顷沙南部片区,打造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口岸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罗建文:
南沙在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方面不断发力,南沙港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粮食及通用码头扩建工程、近洋汽车码头正加快主体建设,截至2021年8月已开通131条国际外贸班轮航线。自2019年以来,南沙先后获批了综合保税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通过突出创新措施,推动对外贸易不断高质量发展。2021年1—8月,南沙综保区进出口超500亿元,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外贸新业态引领增长,为南沙外贸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南沙将进一步深化政策创新、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集聚效应和功能打造,推动南沙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和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枢纽。一是持续强化项目招商,支持平台型和总部型企业在南沙落地。二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用足政策红利,推动跨境电商、汽车国际贸易、国际集拼等重大外贸平台提质增效,提升外贸发展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港口硬软件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南沙港区国际航运枢纽能级。
南沙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钟伟彬: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南沙被赋予新的使命,就是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方面再次担当尖兵。迈向新发展阶段,我们将充分发挥南沙作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交会节点优势,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通过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技术发明引领地、打造人才汇聚首选地、创新生态新高地,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年初,广州提出建设百年科学城的目标。中科院与广州合作建设的南沙科学城,其目标正是要成为国际一流科学城,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南沙将通过高端科创资源集聚、高水平规划建设、高规格政策支撑推动打造百年科学城,推动广州牢牢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南方日报记者柳时强)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商务委获悉,前4个月,重庆限额以上汽车类单位商品零售额409 9亿元,同比增长6 7%...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开展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以下简称攻坚行动),旨在...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方案提出,交通运输系统将于今年6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
5月27日,在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信(浙江)空调有限公司里,工人正往厢式货车上装货,一辆辆满载货物的...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稳中求进攻坚年工作部署,打好稳就业保民生攻坚战,加大就业创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力度...